本帖最后由 马达加斯 于 2016-4-4 23:16 编辑
【漫长的演变】 最原始的茶树起源于新生代第三纪,约5000万年前,在中国的云贵高原,之后经过漫长的演变,在第四纪后(约1.2万年)开始了同源分居的进化过程。为何会在第四纪开始进化成不同的茶树形态呢?是因为地质运动,地势抬高,并出现冰川和洪积,形成褶皱和断裂,这种垂直气候造成原属热带的同一区域变得同时存在热带、亚热带、温带和寒带,迫使茶树朝着适合各自所在区域的气候、土壤而改变自身的形态结构。后来,原始茶树发展成大乔木野生茶树、小乔木野生茶树、灌木型野生茶树等不同形态,分布地区也逐渐从云贵高原扩散到四川、广西、广东、福建、湖南、湖北等地区。 即便分布区域如此广泛,但在很长时间内,茶的使用仍处于很原始、很局部的状态,那是因为上述区域与中国古老文明中心相距甚远——这种情况直至隋统一中国才得以最终改变——而在此期间,茶像一叶扁舟,随着不同地域文化的激荡交汇漂浮着...... 有一本专门记载古代中国西南地区历史、地理、人物的地方志《华阳国志》,其“巴志”中写道,“......周武王伐纣,实得巴蜀之师,作乎《尚书》......其地,东起鱼复,西至棘道,北接汉中,南及黔涪。土植五谷,牲具六畜。桑、蚕、麻、竺、鱼、盐、铜、铁、丹、漆、茶、蜜、灵龟、巨犀、山鸡、白稚、黄润、鲜粉,皆纳贡之。其果实之珍者,树有荔枝,蔓有辛蒟,园有方蒻香茗,给客橙、葵...”朱自振老师的观点,茶真正被利用是在武王伐纣之后的四川,恰在那时、那地,原始生长的茶树终与中国古代文明相结合。 这一时期的茶叶以药用为主,人们把茶树的鲜叶摘下来用水煎服,有点类似今天的煎熬中药,想必味道是极为苦涩的,但香气馥郁。《尔雅》中已经有关于茶的记载,其中的《释木》称“槚,苦荼”。 网络上找了一些商周时期古蜀国的资料,帮助自己想象当时人们的生活场景。(p.s.图片来源于网络) |